MENU

一个乡村教师,如何把10万小厂,变850亿世界维生素巨头?

发布时间:2021-05-05 12:09:33

“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真正可怕,我们只有从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大学教师成东青正是因为相信这句话,被学校除名成为“失败者”之后,从失败中寻求经验,创办英语补习班,凭借其独特的自嘲教学法,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现实生活中,像成东青这样从教师成为企业家的人,不在少数,胡柏藩就是其中一位。


 


从乡村老师到「世界维生素巨头」掌门人;从10万元起家,到创办市值850亿企业新和成,胡柏藩在经历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之后,终成“中国维生素一哥”。




胡柏藩


 


校办小厂起步


 


1962年,胡柏藩出生于浙江新昌。十多年后,高考的春风吹进山村乡野,新昌农家学子胡柏藩考上浙江省绍兴师范专科学院化学系,从此跳出农门。


 


秉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毕业之后的胡柏藩进入了新昌一所乡村职业中学当化学老师,准备边工作边考研。


 


当时,他所任教的职业中学,面临着经济的困境,校长有了校办工厂的想法,“就想着赚点钱,补充办学经费”。


 


1989年,在众多教师的支持下,胡柏藩成为校办工厂“新昌县有机化工厂”的主要负责人,拿到学校老师凑的10万创业启动资金,担起创业重任。


 


既然是化学老师出身,胡柏藩决定从自己擅长的化学领域开始,他将下脚料、用过的溶剂重新做实验分离,做成工业酒精卖出去,仅1年,胡柏藩就赚了10万。


 


打破国际垄断


 


胡柏藩的厂子起步之后,他决定去大城市的工厂学习经验。


 


其中一位厂长的话,胡柏藩触动很大。对方表示,自己1吨产品就有100万元利润,而胡柏藩的厂子一年产值40万才10万利润。


 


胡柏藩明白,要想厂子大步往前迈,必须做附加值高的创新产品,一定要创新。


 


彼时,国内抗生素原料药氟哌酸中间体“乙氧甲叉”市场空白,基本依赖国外进口产品。在瞄准这一市场之后,胡柏藩和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开始做创新研发。


 


1991年,无数次失败的实验之后,胡柏藩和团队做出了国产版乙氧甲叉,成为企业的第一只国家级新产品,大大降低了乙氧甲叉的价格,厂子的年产值突破1千万,依靠科研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基因开始深深融入新和成人血液。


 


同时,“新昌县有机化工厂”更名为“新昌县合成化工厂”。


 




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


 


在尝到了创新甜头之后,胡柏藩明白,要想企业融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必须不断研发创新类产品,他决定在原料药领域高歌猛进,以创新技术带动创新产品。


 


在瞄准中国维生素E的生产原料长期依靠进口,而且价格十分昂贵,胡柏藩决定投入资金和人力研发。


 


1993年,新产品“三甲基氢醌”试制成功,打破了维生素E主要原料国外垄断的局面,公司产值跃上亿元台阶。


 


1996年,胡柏藩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异植物醇这一国家级新产品。从此结束了我国化学合成维生素E所需主要原料长期依靠进口的历史。


 


之后,胡柏藩的维生素E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为降低中国医药行业的制造成本做出了贡献,并成为世界维生素领域举足轻重的生产企业。


 


1999年,公司设立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集团产业板块精细化工领域的主要产业公司。


 


集团化精细运作


 


之后,胡柏藩带领着新和成开始了集团化运作的产业之路: 


1999年,新和成投资3.52亿,建立塔山工业园;并于同年开始进入教育领域,投资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


 2001年,胡柏藩投资设立安徽新和成皖南药业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绍兴越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下辖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


 2002年,新和成投资设立新昌县合成创业房地产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房地产领域……


 


2004年,新和成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国内中小板块第一股。


 




与此同时,胡柏藩并没有放弃创新的道路: 


2002年,新产品“生物素”研发成功,成功拓展了新和成维生素品种; 


2005年,新产品“虾青素”试制成功,并实现合成原料药到制剂的大生产,成为国内第一家虾青素工业生产企业等等; 


2006年,新产品“柠檬醛”研发成功,成为国内第一家、世界第三家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企业……


 


新和成先后培育了30多个单项产品世界冠军,成长为全球四大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胡柏藩带领的新和成已经成功进入精细化工、医药健康、新材料、机械、地产、教育等六大领域,成为综合性多元化集团。


 


教师出身的胡柏藩,已成功蜕变为一名企业家。


 


对于当老师的那段经历,胡柏藩坦言:正是拥有教师的职业素养,才使得自己拥有对理想无穷的追求和动力。 


 


参考来源:


360百科--《中国合伙人》


https://baike.so.com/doc/5333598-5569034.html 


胡柏藩: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话,我可能还在村里教书


http://mrw.so/63ROCS 


新和成集团官网--发展历程


http://www.cnhugroup.com/about.aspx?k1=2&k2=3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