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目的
本文旨在根据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从欧美中三方法规学习,非规范市场法规调研,产品调研等三个方面阐释仿制药注册工作学习方法,希望为广大法规工作者提供一个思路并能抛砖引玉引起广泛讨论。
02
整体概况
通常法规分为法律法规和指导原则&技术指南两大块,前者具有法律意义,是必需遵守的,基本是框架和方向上的东西;后者仅参考指导,并不具备法律意义,也就是在法律并没要求企业必须遵循指导原则,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联系官方讨论,确认。但是指导原则和技术指南往往是最务实的,法律法规只是告诉你应该达到什么标准,指导原则和技术指南往往会告诉你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标准。
对法规工作者而言,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也就是说既要了解根据形势跟踪法律法规的变化,分析趋势,了解法规变化对我们实际业务的影响,同时也要学习指导原则,了解具体工作,比如各模块资料怎么写,各个实验大概是怎么做的。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国内注册而言,注册与GMP通常是分开的,注册通常指的是产品注册,而几乎不包括GMP的工作。但是对于国际注册,尤其是非规范市场注册, 产品注册和GMP申报通常都是有国际注册人员来负责的(可能是由于有语言优势)。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思路主要是以注册文件为主辅以GMP。
欧洲,美国是公认的规范市场,监管理念以及相关法规指导原则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监管也正在向这两个区域靠拢,因此积极学习欧美中相关法规是非常明智的,下文所阐释的内容也是围绕欧美中三方法规进行。
03
欧美中三方法规学习
如图,以下为仿制药法规学习整体框架。
Ø “仰望星空”—— 法规追踪
此文将法律法规和指导原则&技术指南包括GMP和注册两个方向,再细分为欧、美、中三个区域。上图之所以把法律法规与指导原则&技术指南分开是因为前者几乎不会变化,而后者会时常更新是我们追踪的重点。
通常我会安排在每周的周五下午,将欧美中三方的更新内容大致浏览一遍,如果与工作相关性比较大,就会下载整理。
下表给出了欧美中法规追踪链接,欢迎各位补充。
Ø “脚踏实地”—— 结合实际开展工作
追踪法规是为了指导实际工作。
比如,我们向官方递交注册资料,要按照文件清单准备文件,那么目标国家的文件清单是怎样的?申报时,要递交多长时间,什么温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数据?仿制药的BE怎么做,是否可以申请豁免体内生物等效性实验?
再比如, 生产场地的变更是属于什么级别的变更,需要走什么程序,递交什么文件?成品留样需要多少,需要保存多久等问题均是需要结合法规找到解决方法的。
通常我的工作方法是,以CTD为框架,找到相关法规,逐一对标,编写注册资料。
其次还会常看美国483报告,了解常见的缺陷以及审计官的关注点在哪里(了解就行,毕竟咱不是专门的 GMP工程师)。
04
非规范市场法规调研
通常做国际注册的人都是从非规范市场开始的,这也是与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发展情况和出口策略相适应的。那么,我就简单讲一下当我做非规范市场时的产品注册时,会怎样调研一个国家的法规。
第一层次-大体情况
l 整体注册流程
其实就是了解一下,是否需要现场检查,如果需要,是先现场检查还是先递交注册文件,或者是两者同时进行?这一点涉及到接下来的时间规划。
l 找到相应监管机构及其网站
药品监管机构隶属于卫生部(MOH)还是药监局(FDA),其相应的查验中心,药审中心以及样品检验机构都是谁?尽量找到相应的网站,为下一步项目开展做准备。
l 整体项目完成的时间和费用是多少?
l 持证人是可以是谁?
必须是境内公司?或者只能是生产商?还是说境外的代理公司也可以?
根据上述四点,我们大致可以了解这个国家的法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大体时间和策略规划。
第二层次-细节
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通常我会从GMP和注册文件两方面考虑(由于仿制药一般不涉及临床和非临床现场检查,因此几乎不用考虑)。
Ø GMP方面:
尽量找到其监管机构的网站,寻找如下信息:
l GMP方面是否有互认或减免?——比如,如果有欧盟、美国等SRA的认证,是否可以免验厂?是否存在地域间联盟,比如东盟,泛美卫生组织,加勒比海联盟等,进入这些联盟是否可以免验厂或者走快速通道?
l GMP法规——类似于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里面应该涵盖GMP的条例及要求。
l GMP认证程序——类似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几名检查员,检查时间是多少,检查之后多久发证,证书有效期是多少?
l GMP认证的周期和费用?
Ø 注册文件方面:
l 寻找基本法规——类似于中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重点寻找法规中包含的药品分类(化药,生物制品,天然药物),注册申请分类(新药申请,仿制药申请,进口药品申请及其补充申请和再注册),药品注册分类(中药天然药物分几类,化药分几类,生物制品分几类),药品注册申请程序等信息。
l 同样的,也需要找到时间,周期和费用。
l 文件清单—— 类似于中国化药《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要求》(2016年80号)。
l 相应的技术指导原则稳定性数据,BE,包装要求等。
l 质量标准是否必须BP,USP还是CP也能接受。
Ø 样品
l 样品检测相关法规
l 检测是哪个机构进行的?——类似于中国口岸药检所吗?
l 需要在哪个阶段递交样品检验?
l 样品数量数多少?是否需要随附对照品和分析方法或样品放行COA?
l 是否需要带包装的Mock-up?
如果能拿到上述信息,并整理分析,那么对这个国家的法规了解也就差不多了。毕竟一方面非规范市场的药监部门往往信息不够完善而且通常有语言障碍,另一方面还有代理帮咱们把关不是吗?所以没有必要研究的那么深入。
05
产品调研
在面对具体产品时,通常我会从上市信息调查、原研信息、欧美审评报告,药典受灾情况,你注册国家注册分类及申报途径等方面初步调研产品。
Ø 上市信息调查
了解该产品在境内外上市情况,并确定原研或参比制剂及其产地。
Ø 原研信息
确定原研制剂的相应信息(如通用名、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处方信息、上市信息、业务交易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在网上查找相关新闻、查询欧美药政部门官网或者原研企业网站等渠道获得。
Ø 欧美审评报告
在FDA、EMA官网上分别查询该品种的审评报告并汇总。
Ø 药典收载情况
查询该品种在欧美中最新版药典中的收载情况,并且从原料药质量标准,制剂质量标准,各项目检测方法等方面分别对比总结。
Ø 拟注册国家注册分类及申报途径
当获取并总结上述信息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该产品的特点结合目标国家的法规,确定注册分类和申报途径了。